行业新闻
News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王守信谈加快“海上粮仓”建设 实现渔业发展新跨越
更新时间:2015-11-23 点击数:13620
2015年,山东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海上粮仓”建设,这是今年省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
山东省政府网:加快推进“海上粮仓”建设,是省海洋与渔业厅承担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海上粮仓”建设总体推进做了哪些工作?
王守信:加快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今年以来,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按照“三个五”(五大产业、五大工程、五大体系)的工作架构,边规划、边建设,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海上粮仓”建设有了较大进展。今年4月底,省政府在莱州市召开了“海上粮仓”建设现场会,沿海市政府分管领导、各市及部分重点县(市、区)的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赵润田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农业部渔业局赵兴武局长到会讲话,对建设“海上粮仓”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要求,使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工作任务。青岛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快建设蓝色粮仓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全国一流的水产基地。烟台市政府召开了建设“海上粮仓”工作会议,提出“海上粮仓”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威海市政府重视远洋渔业发展,远洋渔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其他市政府也都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海上粮仓”建设。我厅和发改委编制了《“海上粮仓”建设规划》,确定了今后5年“海上粮仓”建设布局和重点工程项目。
今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视察我省海洋渔业时,对我省建设“海上粮仓”和海洋牧场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山东省政府网: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确定的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具体做了哪些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王守信:五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进,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具体情况是:
水产养殖业。一是组织编制了水产养殖业和现代渔业种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以“育繁推”一体化为目标,遴选20处遗传育种中心和原良种基地,并授予“海上粮仓遗传育种中心”称号。二是加大原良种场认定工作力度。国家级原良种场达到13家,占全国的16%,位居首位。省级原良种场57家,规模育苗场总育苗能力达到5000亿单位,同比增长8%。三是挖掘培育了“贝、藻、参、螺”立体生态循环养殖方式。藻类吸纳碳、磷、氮等富营养化因子,贝类固碳,海参、鲍鱼吸收贝藻类有机碎屑,实现了完整的生物链构建和海域自我净化。四是启动了黄海冷水团养殖工船试验。全国最大的海洋牧场生产平台已下水试运行,人工养殖海区已拓展到-50米水深。
捕捞和增殖业。一是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海洋增殖放流资金1.65亿元,放流各类海洋水产苗种63.6亿单位,同比增加7.2亿单位,放流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截止到9月底,全省共回捕海蜇、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和三疣梭子蟹等增殖资源1.9万吨,创产值4.2亿元,直接投入产出比达1:17。沿海捕捞渔民靠捕捞增殖资源年人均增收过万元,占全年收入的2/3。二是大力实施“放鱼养水”工程,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2015年我省在两河、两湖开展“测水配方”试验,初步取得了“以鱼抑藻华”、“以鱼抑害贝”、“以鱼抑蚊蝇”、“以鱼净水质”四个板块的试验成果。科学试验表明,滤食性鱼类可转化水中氨氮,控制藻类过度繁殖,其在抑制水体富营养化和控制蓝藻暴发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已引起越来越多地方、专家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每生产1公斤鲢鳙鱼,可以从水中带出20.04克氮、1.46克磷、118.6克碳。每放养10万尾滤食性鱼苗,形成的生物碳汇相当于植树造林1公顷。据淄博市太河水库观测,投入鲢、鳙之后,水体透明度从2米加深到3.5米。我省在南水北调沿线湖区、重要城市水系和水源地继续实施“放鱼养水”工程,举办“放鱼节”等群众性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参与人数上百万人,部分地方“放鱼节”热度已超过“植树节”,初步形成了“陆地植树造林,水域放鱼养水”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水产加工业。一是组织引导远洋渔业产品进超市,积极探索建立远洋渔业产品市场销售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推进、企业化运作”的原则,以有意愿参与进超活动的7家远洋渔业公司产品为主体,有序开展进超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范围,示范带动全省远洋渔业产品市场销售体系建设。选定有实力的市场推广机构,组织远洋渔业企业、市场推广公司对接。通过前期组织一系列渔超对接活动,冷冻鱿鱼、南极冰鱼、秋刀鱼等我省远洋渔业企业自捕产品不仅已经进入省内银座、大润发、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而且在上海、成都、武汉等大中城市的永辉、沃尔玛等超市初步打开销售局面。目前金枪鱼、鱿鱼、秋刀鱼等精深加工系列产品进超市工作有序进行。与省商务厅就农超对接工作进行了对接,同北京海桥市场推广公司、鲁商集团、省物流与采购协会、海洋管理委员会驻青岛办事处、国内知名市场推广机构等进行接触,建立了沟通机制,为远洋渔业产品进超市做好基础性工作。制定了远洋渔业产品进超市工作方案。二是举办了“十大”远洋渔业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挂牌。借助活动在中国渔业报、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了我省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品牌。根据青岛海关统计数据,2015年1-9月份,全省水产品进出口总量178.1万吨,同比下降7.7%;进出口总额51.6亿美元,同比下降7.8%。其中:出口量76.6万吨,同比下降10.1%;出口额32.5亿美元,同比下降7.4%。由于来料加工占比大,进口加工原料价格下跌和内需不振拉低进口,贸易顺差仍然达到13.3亿美元。
渔业休闲产业。不断加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建设,在胶东半岛沿海创建了15处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实行“投礁、放鱼、钓船、海岸、服务”五配套,打造了独具山东特色的“渔夫垂钓”休闲渔业品牌,2014年带动全省海钓参与78万人次,海钓渔获物产品产值与拉动相关产业的产值比达1:53,全省休闲渔业总产值达100多亿元。今年前三季度,15处省级休闲海钓基地直接收入是去年同期收入的4倍,成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环境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山东省政府网:实施“海上粮仓”建设五大重点工程取得哪些实质进展?
王守信:通过示范带动,树立不同区域发展模式,五大重点工程挂牌督办,整体推进,成效显著。具体是:
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工程。一是以标准化、工业化为引导,高起点规划建设了10处生态循环型岸基标准化渔业基地。海水工厂化养殖水体达到900万立方米,占全国三分之一强。二是大力培植海参、对虾、扇贝、海带等海水养殖十大优势特色品种,产量占到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莱州明波将优质海水鱼全封闭循环水和深海网箱养殖相结合,实现“陆海接力”养殖新模式,成效显著。
海洋牧场建设工程。一是大力建设离岸“海洋牧场”。以“人工鱼礁+增殖放流+藻场移植+智能网箱”为主要内容,在全省规划建设“9带40群”人工鱼礁区,已建成1.75万公顷,投礁1400多万空方。在烟台、威海、日照等地积极选划建设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2015年度海洋牧场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二是海洋牧场观测网建设效果明显,实现了可视、可测、可控,引起了汪洋副总理和省领导的高度关注。
远洋渔业建设工程。认真落实姜异康书记、郭树清省长多次重要批示精神。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远洋渔业实现产量31.3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预计年底产量将超过40万吨。全省远洋渔船已达434艘,总功率46.9万千瓦、总吨位26.1万吨。在建远洋渔船36艘,已批待建远洋渔船44艘。作业海域涉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公海及20个国家的管辖海域。南极海域磷虾捕捞取得新突破,青岛市远洋捕捞公司7700吨级大型拖网加工船首次赴南极海域从事磷虾生产,实现产量3264吨。印尼、斯里兰卡、加纳等5个海外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水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工程。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全省水产品加工、冷藏企业基础数据库。完成《“海上粮仓”建设发展规划》水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征集和遴选工作,建立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投资建设项目数据库。对国家和我省现有冷链物流发展基本情况、政策、数据进行搜集、梳理。借助与有关市工作对接,指导重点建设项目。二是加强与冷链物流界沟通合作。组织部分渔业企业参加第八届亚洲冷链物流高峰论坛和2015年全球冷链物流峰会,促进渔业企业与冷链物流企业的沟通联系。根据山东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要求,联合省物流与采购协会组成对10个水产品冷链物流重点建设项目进展和需求等情况进行调研。完成《山东省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对水产品冷链物流重点建设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休闲垂钓基地建设工程。一是加快推进休闲垂钓基地认定。已对6家海钓基地和1家休闲渔业公园挂牌认定。二是通过组织比赛打造休闲垂钓知名度。我省休闲垂钓协会多次在沿海和内陆组织系列垂钓比赛,成功举办了包括海钓、库钓、湖钓、矶钓在内的一系列大型垂钓赛事及宣传活动,赢得了全国各地垂钓爱好者的一致好评。目前,建设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7处,省级180余处,打造了具有山东特色的“渔夫垂钓”休闲渔业品牌。近日,东方海洋基地被授予“国际海钓交流中心”。
山东省政府网:“海上粮仓”建设支撑体系建设取得哪些进展?
王守信:支撑体系是“海上粮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十分关键。今年以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在资源环境保护体系建设中,我省正组织开展“海上粮仓”建设系列科学试验,并取得了突破。一是开展山东半岛海洋牧场生态试验,进行人工鱼礁新构型、新材料、新布局及礁区藻类增殖、水动力、资源评估等试验和渔业资源调查监测,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开展山东入海径流生态极限值研究,坚持海陆统筹的原则,重点研究主要河口鱼虾产卵场对于淡水资源的需求,维护河口海域生态系统平衡及海洋生物的产卵、育幼场功能。初步研究表明,每年四五月份产卵期我省入海径流在10亿方左右,如果能够稳定在22亿方,近海水生生物资源将出现较大的恢复增长。三是进行智能深水网箱、黄海冷水团养殖工船建造试验。助力渔业生产向深海开拓空间。四是进行“测水配方”试验,确定不同类型水域资源养护的品种、规格、数量和比例,提高“放鱼养水”的科学性。根据不同水系富营养化程度,有针对性的提出水生动物、植物配置方案,达到净化水质,维护水生态平衡。
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方面,一是推进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紧紧依靠驻鲁科研院所,推进渔业梯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国家科研单位在重大科研专项上攻关,我省科研单位重点进行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和和再创新,企业重点开展新技术转化应用。坚持渔业合众科研、合众创新工作思路,实行“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户”运作模式,形成了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良好机制。二是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在海水鱼低碳高效养殖、海洋功能蛋白规模化生产、浅海底层生物资源开发、海水养殖环境工程优化及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布局优化等领域,实施了8个海洋公益专项,形成了大量技术工艺和成果。围绕“海上粮仓”建设和渔业发展,坚持“互联网+渔业”发展方向,开展了海洋牧场生态模式构建、入海径流生态极限值、智能深水网箱、黄海冷水团养殖工船建造、“测水配方”增殖放流等科学试验。启动建设了“山东省海洋牧场观测网”,选划布设了25处海洋牧场观测站,实现了对海洋牧场生态环境的全天候“可观、可测、可控”。三是重视科研成果转化。邀请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11家中央驻鲁科研单位和27家渔业企业负责人,重点在海洋牧场建设领域进行科企对接,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一是积极推进渔船渔港信息化建设。建设了渔船身份电子识别系统,对全省65000艘渔船安装电子身份标识。扎实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建设了渔港视频、射频组成的综合性渔港信息化监管系统,新建36座渔港射频识别基站,全省渔港射频基站数量达到147座,覆盖范围明显拓展。在威海市、日照市开展了综合性渔港经济区建设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二是加强执法管理。深入开展涉渔“三无”船舶和禁用渔具整治行动。今年7月份,省政府在威海荣成召开现场会议专题部署。截至目前,全省已排查涉渔“三无”船舶1659艘,拆解619艘,清理取缔“绝户网”1.5万套,有效保障了海洋渔业资源休养生息。组织开展“护航蓝区建设”执法专项行动,检查青岛、日照两市100余个用海项目,依法处置了6起涉嫌违法用海行为。三是高度重视渔业安全生产和涉外渔业管理。建设了全省渔船指挥和应急保障网络系统,积极研究制定《加强海上涉外渔业综合管理的意见》,广泛教育引导渔民群众依法入渔、合规生产,千方百计维护国家外交大局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加大公共财政对“海上粮仓”建设的投入。设立了3.2亿元的“海上粮仓”建设投资引导基金。启动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协调推动金融机构对“海上粮仓”重点建设项目提供贷款授信支持。组织上报了30项国家开发银行项目,申报资金154亿元,申请贷款额88亿元。“海上粮仓”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二是全力推进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加快养殖水域滩涂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大力推进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抵押贷款,提升渔业发展融资能力。积极探索将渔业养殖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开展海参养殖保险试点,为渔民持续增收提供保障。
山东省政府网: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海上粮仓”建设有什么思路?
王守信:近期,汪洋副总理到我省视察海洋牧场建设,对实施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初步想法是:适应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形势和需求,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海陆统筹,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推动渔业改革创新,推进渔业向生态化、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型升级,切实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向海洋要粮食、要食物、要空间,满足人民群众对吃上更多绿色、安全、放心水产食品的需求。
山东省政府网:据了解,“海上粮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我省是如何统筹规划布局的?
王守信:在布局上,搭建“三带三区、一极一网”发展框架。“三带”,就是以0米、-10米等深线为区分界线,构建离岸自然发展带、近岸融合发展带和岸基综合发展带。“三区”,就是按照山东省海域自然区位条件,建设黄河三角洲海区、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区和山东半岛南部海区。“一极”,就是主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利用国际渔场资源,打造远洋渔业发展极。“一网”,就是构建内陆淡水渔业发展网,根据淡水渔业资源禀赋、区域特点、产业现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围绕河流、湖泊、水库等重点水域,按照沿黄生态渔业特色产业带、滨湖现代渔业发展区、丘陵水库休闲渔业拓展区、城市水系生态休闲渔业区的布局建设。
山东省政府网: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内容是?
王守信: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实施24项重点工程。主要包括海洋牧场建设、种业提升、陆基工厂化养殖建设、生态高效标准化池塘养殖、“放鱼养水”、渔船装备技术改造升级、远洋渔业、水产品冷链物流、休闲垂钓基地建设、渔业重大科技示范、渔港经济区、渔业疫病防控能力、渔业信息服务体系、执法能力等。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渔业开发能力。在内陆区域加大湖库区、煤矿塌陷区、沿黄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等开发力度。在沿海区域加强工厂化养殖区、水产品加工基地、休闲渔业基地、渔港经济区建设。在近海区域继续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在深海区域改造升级大型养殖设施装备,大力发展深水网箱和养殖工船综合养殖,建立深远海多功能综合养殖基地。加快渔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高效特色渔业,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高效渔业产业县、乡镇。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渔业,促进渔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切实加强水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强化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投入品监管,建立从水面到餐桌的全冷链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和追溯体系。大力实施渔业品牌战略,打造各类水产品展示推介平台。完善水产品现代流通网络,搭建渔超对接等平台,积极发展渔区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兴业态。推进渔区经营制度创新。深入推进养殖水域滩涂确权发证工作,有序推动水域滩涂流转,严格保护渔业水域。创新渔业产业化组织体系和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多种模式的合作经营。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科研单位通过参股、合作等方式,与渔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渔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深入实施渔业“走出去”战略。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渔业资源的开发,组织实施好南极磷虾等开发潜力大的项目,稳步推进海外渔业基地建设。加强水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份额,巩固我省水产品出口优势地位。
二是以坚持生态优先为导向,建设海洋与渔业生态文明。提升渔业生态功能。扩大水生物资源增殖放流规模,大力发展海洋藻类栽培和贝类底播增殖;发挥滤食性渔类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大力实施城市水系和饮用水源地“放鱼养水”工程,保护和改善海洋与渔业生态系统。加强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开发海域资源,严格控制围填海规模。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严厉打击“绝户网”的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生产网具。加强自然岸线保护,适度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在海洋渔业区,建设人工鱼礁、海藻场、海草床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离岸养殖。在内陆淡水渔业区,大力推进滤食性鱼类增养殖,升级改造养殖池塘,改扩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探索建立渔业生态红线制度。将重要的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划定为常年禁渔区,将重要水产增养殖区等划定为基本渔业水域,实行强制保护。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保护重要水产种质资源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完善水域滩涂污染赔偿制度。
三是以实现安全发展为导向,实现渔业生产与人和谐发展。确保渔业生态安全。认真落实和完善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坚决遏制破坏渔业资源和生态的行为。加强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加大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力度。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发展生态型、环保型渔业。确保渔业生产安全。加大渔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是加强渔港、渔用航标、港口安全监控、渔船船位监测、安全救助通信网络等建设,提高渔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大力推进渔业保险,积极争取将渔业互保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培育负责任的生产主体。推进产品认证,推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和对接。加强舆论监督,及时曝光水产食品违法违规案件。确保涉外渔业安全。加强远洋渔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完善应对处理机制,确保人员安全。
四是以实施创新驱动为导向,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研究突破建设“海上粮仓”所需的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海基绿色高效养殖及海洋牧场建设、岸基生态集约化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与产业链控制、远洋渔业发展等关键技术领域,为“海上粮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完善“海上粮仓”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企业主导的渔业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发挥各类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作用,建立“海上粮仓”建设技术创新联盟。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抓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有效机制。强化“海上粮仓”建设人才的培养、评价和激励。依托驻鲁海洋与渔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渔业专业技能人员培训。强化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与其利益收入对接。加大先进技术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五是以建设法治海洋为导向,保障“海上粮仓”建设可持续推进。积极推进依法治海依法治渔。加快海洋生态保护、海域、海岛自然资源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立法进程,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体系。加强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机构管理,提高执法装备建设水平。加大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力度。依法公开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活动的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建立常态化海洋与渔业督察工作机制,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各级执法队伍依法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信息来源: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青岛荣昌远洋渔业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开创云 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2643号 联网备案号:37021002000666